|
吊装过程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发表时间:2022-06-07 16:47 吊装过程筒体稳定性计算,这个在PV elite软件中输入两个吊装点位置是可以计算吊装过程筒体刚度是否合格的。虽然这个计算有简化问题,无论是PV elite软件的计算还是参考资料的计算都是简化成均布载荷计算的。细长塔和实际载荷分布是有不小的出入的,但通常是偏保守的(因为设备的重量通常是下部筒体厚重量重,上部筒体薄重量轻,真实弯矩是靠近下部的;按均布载荷弯矩点和实际相比是偏上方的)。当然了如果想计算就要做出塔器的分段做重量分布图然后可以按钢结构软件计算筒体的弯矩。 吊装过程筒体稳定性的计算,实际上就是筒体是否会失稳的计算。和塔器在风载荷和或地震载荷作用下的轴向压缩应力计算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判定稍有不同。 但关于判定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应该用B,有人认为应该用1.2B,有人认为应该用1.33B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这些取值都有各自的来源和想法,我们先不说讲参考资料和HG/T21574是怎么规定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1)直接取B是按ASME Ⅷ-1的UG-23或NB/T 47041的4.3.5条由A计算B的过程来的和HG/T21574-2018的附录C,有部分人是曲解MOSS的那本压力容器设计手册的规定(突然感觉HG/T21574-2018的编者可能就是曲解MOSS手册规定的那部分人之一,可能是我用小人之心。。。)。 2)取1.2B是觉得吊装这种一次性的怎么也可以按地震/风载荷和压力载荷作用取相同的系数吧。 3)取1.33B的是按MOSS的那本压力容器设计手册。 吊装是一次性的不是长期存在的载荷,且吊装已经考虑了足够的动载系数(安全系数),而且筒体的稳定性方面是在刚起吊且处于水平状态时Z危险,这个阶段恰恰是不怎么需要考虑动载系数的时候;而且计算B的过程已经取过安全系数m=3.0了。所以取1.33B是合理的也是有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