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控制与管理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是评价一个搬运系统方案或过程优劣的基准,建立在使搬运系统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运作的基础上。
1、最小距离。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求使商品流动距离最短,以减少搬运量。
2、量大优先。
尽量使彼此间货物流量大的设施布局近一些,反之则可以布置得稍远些。
3、避免迂回和倒流。
这两种现象会严重影响搬运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必须消除或减少到低程度。
4、标准化。
使用标准托盘,提高搬运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5、简化作业。
搬运尽量简化,环节尽量减少。
6、利用重力。
利用高度差使用重力方式,采用滑道等方法进行搬运是最经济的手段,且方便有效、节约能源。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防止造成产品磕碰和人员伤害。
7、提高活性系数。
这个指标反映商品搬运难易程度,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当然,首先要考虑成本。
8、提高搬运机械化水平。
根据吞吐量、搬运距离和资金条件,合理配备搬运设备。
9、人体工程。
搬运时应一步到位,避免二次搬运、装卸。同时,搬运设备、装卸设备等的安全设计和布置应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在各个操作环节上使操作者最省力、最安全。
10、信息化。
不断完善WMS系统,减少手写、手工录入等机械劳动,提高仓库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11、系统化。
设计搬运系统时不但要重视单一环节的合理化,也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合理化。依照效益背反原则,不能只顾某一个方面。